top of page

簡介

「全面清拆」與「全面保育」之間的情境會對重建帶來怎樣的影響?
以下情境旨在從古蹟保育的角度出發,探討和反思當前重建計劃所面對的限制與可能性。這些假設情境建基於一項前提:地盤參數維持不變,並須回應政府提出的房屋目標 —— 即住宅單位數量增加24%。

情境 0

完全清拆
 

政府重建的目的是增加單位數量(+24%)以及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。基於此,我們假設在84,600平方米的地塊上,若清拆所有現有建築並重新建造9,200個新單位,這將預計需要建造約12棟大廈,每棟高度為40至50層。
 

雖然重建能提供更多單位以及讓居民遷入新單位,但全面的清拆會對社區網絡帶來徹底的變化,讓原有的社區景觀消失。此外,在相同大小的土地上增加發展密度,也可能會導致在邨內每位居民可使用的公共空間減少。我們需要考慮任何重建方案中可能為社區帶來的負面影響。

彩虹邨重建研究報告 (2)-images-33.jpg

情境  1

綜合重建 - 保育原建築同時滿足住房需求

 

核心概念:通過保留丹鳳樓來保存彩虹邨的建築和歷史價值,同時利用其餘空間來滿足單位增加需求的。

 

優點:
 

  • 實施和開發過程較為簡單

  • 允許在新建築中更有效地利用土地和採用現代設計

  • 保留了具有象徵意義的歷史建築部分

缺點:
 

  • 失去原有屋邨佈局的組合精神

  • 僅保留一座大廈代表整邨的歷史建築,缺乏論述歷史完整性

  • 連結舊建築和新建築具挑戰性

彩虹邨重建研究報告 (2)-images-46.jpg

情境  2

綜合重建 - 平衡重建與保育重點
 

核心概念:保留所有低座和一棟高座,進一步拉高新建築物的層數,以更大程度去保存彩虹邨的建築和歷史價值。這種方法能達到單位增加需求與保育社區脈絡的完整性。

 

優點:
 

  • 保留更多原有屋邨建築和佈局

  • 保留多種建築類型,更好地代表屋邨的歷史

  • 在保留重要更完整的歷史元素的同時允許部分範圍現代化
     

缺點:
 

  • 重建過程更為複雜

  • 可能限制土地使用優化的選擇

  • 連結舊建築和新建築更具挑戰性

彩虹邨重建研究報告 (2)-images-47.jpg

情境  3A

綜合重建 - 再生復興

 

核心概念:通過保留及翻新所有現存建築,並於現存建築上擴建僅三層,就能滿足重建單位增加的需求,及最大程度地保存彩虹邨的建築和歷史價值。

 

優點:
 

  • 保留所有原有屋邨建築和佈局

  • 大幅度縮短工程時間、最大限度減少對現有居民的干擾

  • 保留所有屋邨獨特的特色和集體記憶

  • 如擴建成功,將會是另一個面向世界的高密度屋邨活化案例
     

缺點:
 

  • 技術挑戰和潛在的結構限制

  • 可能無法完全滿足現代化需求

  • 會改變屋邨標誌性的天際線和視覺特徵

彩虹邨重建研究報告 (2)-images-48.jpg

情境  3B

全面保育及牛池灣協同效應
 

核心概念:保留及翻新所有現存建築,並在牛池灣興建新住宅以滿足單位數量的目標,與未來牛池灣地區發展製造協同效應,提升整體社區效益和住屋容量。

 

優點:
 

  • 保留整個原有屋邨建築和佈局

  • 大幅度縮短工程時間、最大限度減少對現有居民的干擾

  • 與牛池灣形成更大規模的綜合社區

  • 在不損害原有屋邨的情況下實現現代化發展
     

缺點:
 

  • 需要大量額外土地進行開發

  • 可能無法長遠地解決彩虹邨內部的化結構的問題

  • 兩個地區之間可能面臨整合的挑戰

彩虹邨重建研究報告 (2)-images-49.jpg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