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想法 1
將保留高座單位改造成
「青年過渡性房屋」
如果我們將高座中的單位重新利用,或能變成青年過渡性的工作室兼居所。現有的高座標準單位面積為259平方尺,對於年輕人來說正是結合生活與工作空間的理想選擇—— 一個讓他們追逐夢想的中轉站。這些年輕居民又能為邨內長者提供支援服務,對這社區作出貢獻。歷史建築作為媒介,成為跨代居民之間的橋樑,又能保留了彩虹邨的社區精神。這不僅賦予舊建築新的生命力,更讓社區的互助與關懷得以延續。
-images-50.jpg)
-images-50.jpg)
想法 2
將保留低座單位改造成
「長者照護之家」
如果我們能夠將低座中的單位重新利用,或能改造成為長者照護之家。遷邨對許多長者來說都是一大考驗,但保存舊建築以作改建,能讓長者短時間搬遷到改建好的單位裡入住。而如果能安置長者居住在同一棟大廈中,就能提供專屬的照護設施,更能減少重建工程對他們的負面影響。此外,如能將停車場改建成社區活動中心,可以作為一個促進長者與其他居民之間互動的樞紐。
-images-51.jpg)
-images-51.jpg)
bottom of page